截至今年6月底,江苏信保累计支持我省光伏产品出口60.5亿美元,对我省光伏产品的出口支持率近36%,帮助企业追回货款2072万美元。
但他们同时也表示,只要企业花力气不断改进和完善,四氯化硅利用完全可以不再是拦路虎。在厂外综合利用方面,我国有机硅行业泰斗、原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院长傅积赉接受CCIN记者采访时说:以四氯化硅为原材料一方面可以生产白炭黑、光纤预制棒、硅酸乙酯等产品,这些工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至2009年底,中国已投产气相法白炭黑装置约为2.5万吨/年,预计2011年我国的气相法白炭黑总产能将达6万吨/年,并将出现阶段性过剩。而国内首批6座用太阳能发电的电话亭也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附近的马路边亮相。每生产1千克多晶硅将产生10~15千克四氯化硅,一个1000吨/年的多晶硅厂每年副产的四氯化硅将达到1万~1.5万吨。据了解,一些多晶硅生产企业甚至会把副产品四氯化硅倒贴运费送给下游企业。多晶硅因用于新能源光伏产业而名声大噪。
美国LXE太阳能技术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冷氢化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在世界上已经有2家工厂成功运行的经验。中国多晶硅产业快速发展,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4万吨。其实,早在几年前,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委会就提出了产业八大开发领域,如:太阳能低温热水集成技术,平板集热器技术产业化及应用,分体承压双回路太阳能热水系统及应用,太阳能热水采暖及辅助能源匹配技术,中高温技术及应用,主被动式太阳能房及其太阳灶技术,太阳能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等。
愿企业早做企业战略定位,不要随波逐流,找准突破口,增强自身独特竞争力,太阳能热利用行业还是有很多发力点、立足点有待发掘。回到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今年大部分企业都在感叹,市场不好做,销量下滑,企业经营困难,甚至有的企业在考虑退出太阳能行业了。在没有下乡的企业中,有的凭借自己在技术、工程方面的实力,当大部分企业都把经营方向投向农村市场时,这些企业却把握时机进军太阳能建筑、宾馆、学校、医院、工农业工程等应用市场,并确立了企业工程领域发展战略,这也是弯道超车的方式。喜欢看赛车比赛的人都知道,赛车的马力相差无几,在直线赛程中,只要把油门踩到底,车就能全速前进,前后差距都不大
韩国太阳能电池等太阳能企业从年初开始,便一直保持着满负荷运作。另一家韩国太阳能企业ShinsungHoldings则通过与中国多家晶片供应商合作、对本国硅企业进行分散投资,确保零部件产品供给的稳定性。
去年,德国太阳能电池板价格同比下降了20%-30%。韩国太阳能产业相关人士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显示,企业的赢利期已经到了。因此,部分企业通过签署长期合作协议来解决晶片短缺的问题。二是在亚洲和美洲市场:德国太阳能公司必须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
这是奥纬咨询公司的行业分析报告不久前表达的观点。该委员会经调查发现:80%的非洲人依旧以木头或煤炭作为燃料,这同时也孕育着无限机遇,因为如果非洲能满足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发展的需求,全球碳排放的加剧将被有效遏制。面临价格压力 市场前景广阔 研究显示,欧洲以外的光伏市场将在最近几年迅速成长。目前韩国太阳能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
有关专家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德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感到了巨大压力。奥纬咨询预计,从现在到2014年,日本的太阳能设备建设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从现在的484兆瓦增加到1200兆瓦。
奥纬咨询预言,未来4年新设备将以相同的规模继续增长。2008年德国2/3的电池模块来自国外,由于价格低廉,他们的产品在德国很畅销。
随着越来越多的亚洲公司进入光伏市场,德国公司将继续面临不断增加的价格压力。与美国和中国等竞争对手相比,德国的太阳能企业已逐渐落后,他们缺乏用于结构调整的必要资金。仅2009年一年,德国就安装了很多设备,总功率超过3800兆瓦。中国的太阳能设备每年将增加30%,预计将从现在的160兆瓦增加到600兆瓦。到2014年美国的太阳能设备有望增加44%,2009年美国有477兆瓦的设备并入电网,到2014年将增长到3000兆瓦。德国奥纬咨询公司的一份行业分析报告指出,太阳能行业在全球的竞争愈演愈烈,报告担心,亚洲和美国的行业领跑者很快将威胁到德国太阳能企业的领先地位。
世界未来委员会委员哈夫沙特表示,希望以此来激发非洲各国领导人对包括太阳能在内可再生能源的支持。但奥纬咨询合伙人Milnikel认为,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扩大市场,德国太阳能企业都会处于不利地位:由于前几年产能过剩,他们缺乏必要的资金。
需求旺盛 市场竞争激烈 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2009年度能源报告(能源白皮书2010)》除了介绍全球主要国家引进太阳能、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现状之外,还分析道,由于新兴国家能源需求大幅增加,在全球资源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日本能源供给短缺。他认为,非洲大陆第一次举行世界杯,这是推广可再生能源的绝佳机会。
虽然光伏产业在德国市场的增长率较高,其利润却明显下降。例如,三星电子计划在光伏类产品投资40亿欧元。
专家认为,德国制造商必须齐心协力,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日本经济产业省于6月15日发布了《 2009年度能源报告(能源白皮书2010)》,并指出,为了保证能源的稳定供给,日本需要重点发展太阳能与风力发电。报告认为,德国太阳能企业目前面临着两个挑战:一是必须迅速降低成本,二是针对全球市场进行结构调整。中国制造商——— 英利绿色能源的欧洲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德国制造商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售价为每瓦1.6欧元,而中国的产品只需1.3欧元至1.4欧元。
据报道,韩国太阳能电池的价格上涨了,与去年年末相比,今年韩国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已经上升了20%。韩国太阳能企业MillinetSolar公司在去年11月与日本CBC集团签署了为期3年、价值3亿日元的晶片供应协议。
当2010年世界杯在南非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一家旨在解决全球性挑战的德国慈善基金会——— 世界未来委员会,正在把太阳能电池板引入Oboadaka地区(西非加纳的一个偏远山村),这个村庄还没有加入加纳国家电网的供电系统。一是在德国本土市场:成本与售价的差额下降,新订单的增长停滞,亚洲制造商与本土公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白皮书指出,日本将加大研究太阳能发电的整体采购制度、建设智能电网等有效利用能源的社会基础设施。过去大家总是在讨论太阳能产能过剩问题,但现在太阳能产业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与此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
德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目前已有功率约为1万兆瓦的设备并入电网。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使大家一起露天观看世界杯比赛。晶片的价格也随着需求的增加而有所提高锦州市将以何祚庥院士为团队核心、以其科研团队为技术支撑、以双方战略合作单位为依托,组建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工作站。
具体操作上,锦州新世纪石英玻璃有限公司将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合作,发展可与西门子生产技术相竞争的工艺手段。6月29日,锦州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签订了光伏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发展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
在此次合作中,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员陈应天被聘为锦州市光伏产业技术顾问在没有下乡的企业中,有的凭借自己在技术、工程方面的实力,当大部分企业都把经营方向投向农村市场时,这些企业却把握时机进军太阳能建筑、宾馆、学校、医院、工农业工程等应用市场,并确立了企业工程领域发展战略,这也是弯道超车的方式。
而此时,积极心态的人和企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获得腾飞的动力与希望。如:云南的太标、一通,四川的创热、顶新、航大星光、奥宁等,抓住机遇,招兵买马,提升销量,扩大产能,使企业实力迅速得到了提升,由此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确立了企业战略定位,实现了弯道超车。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